图11.1所示为一条向上倾斜的支撑线。至少需要两个向上反弹的低点才能连接出这样一条直线。这根支撑线表明,在这段时间中,买方比卖方更为主动、积极,因为在逐渐提升的新低点处,还能够引致新的需求。这根线标志着市场正处于上升趋势中。图11.2所示为一根向下倾斜的阻挡线。至少需要两个向下反弹的高点才能连结出这样一条直线。这条阻挡线表明,在这段时间中,卖方比买方更为大胆、积极,因为在逐渐降低的新高点处,依然吸引了卖方的卖出意愿。这根直线反映出市场正处于下降趋势中。
支撑线或阻挡线的潜力的强弱,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:诙直线曾经成功地经受市场试探的次数:每次试探时交易量的多寡;该直线维持有效的时间长短。在图11.3中,并没有值得特别关注的蜡烛图指标。虽然如此,本实例还是能够揭示出蜡烛图的一个重要优势。无论您在普通线图上进行的是什么样的分析,在蜡烛图上都可以如法炮制。从这一实例我们看到,在这张蜡烛图上,图示头肩形的基本颈线的作法,与在线图上的作法同样便利。无论如何,我们从本章往下的内容还将看到,蜡烛图为趋势线分析进一步拓展了深度。
如图11.4所示,3月下旬的低点(在173美元附近)形成了一个支撑区。4月下旬,市场对之进行了一轮成功的试探。正是借助于蜡烛图技术,我们才从4月的这次成功的试探中,拥有了一份额外的硅码,以形成看涨的预期。具体而言,从4月20日到22日,形成了一个启明星形态。
如图11.5所示,通过对趋势线和蜡烛图指标的综合应用,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市场信息。这些信息的内容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:
1.在图示支撑线1(从1月底到2月初)的形成过程中,最初的2个决定点分别为1月29日的最低点和31日的最低点。2月7日是市场对该线的第三次尝试,并且这一天还是一根看涨锤子线。上述两个方面的要素综合起来,就构成了一个底部反转信号。对于在该区域买进的市场参与者来说,这根锤子线的低点可以用作设置保护性止损指令的参照水平。
2.图示支撑线2(从1月中到3月初)的意义比趋势线1更重要,因为这根线维持有效的时间比后者长得多。3月2日,市场对该直线进行了第3次试探,并且形成了一根看涨锤子线。考虑到当时的主要趋势是上升的(正如向上倾斜的支撑线2所示),还有这根看涨锤子线,以及市场对该支撑线的成功的试探,这些因素相互验证,汇聚为3月2日的买入信号。在这种情况下,保护性止损指令的水平可以安排在这根锤子线的低点之下,或者设置在这根上升趋势线的下面。如果市场向下穿越了这根支撑线,则构成了警告信号,说明先前的上升趋势可能已经陷入困境。随后的孕线形态显露了最初一点端倪:当前趋势遇上麻烦了。
本实例说明了采取止损措施的重要性。正如上述所讨论的,当市场以锤子线的形式试探支撑线2时,有不少理由可以推断市场还将进一步上涨。然而,市场却向下回落了。当我们入市交易时,一方面应当树立信心,但是另一方面,也应当始终留有几分余地,考虑到一定的不确定性。在市场操作中,尤其是在期货交易中,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风险控制。采用保护性止损指令实际上是风险控制的同义词。
如图11.6所示,乌云盖顶形态1和2构成了一条阻挡线。乌云盖顶形态3恰好碰上了这条阻挡线,从而验证了这条线的技术意义:在这根线上,市场有充足的供给。在图11.7中,A点之前曾有过一段上涨行情(本图未显示),这段行情就结束于A点。这里大约为0.6419美元,为市场准备了一个初步的阻挡区。在点B处,出现了一根长腿十字线。此外,还有一点理由也值得我们多加小心,这根十字线刚好出现在A点所形成的阻挡水平的附近。通过点A和点B两个初始点,就确定了图示的阻挡线。本图是一张小时蜡烛线图,如果您使用了这样的日内图表,自然就会注意,在该线附近,市场的上冲行情可能将失败,因而采取相应的对策——尤其是在您同时还看到了验证性的看跌蜡烛图指标的情况下。在点C,也有一根长腿十字线(与B点处的相像),而且这里也接近这条阻挡线。结果,市场掉头回落。在点D处,是一根具备长长的上影线的白色蜡烛线,这是一个流星形态。市场在这根阻挡线处再次遭遇败绩。在这根白色蜡烛线之后,紧随着一根黑色蜡烛线,并且后者覆盖了前者。这两根蜡烛线组成了一个看跌吞没形态。
采取保护性止损措施的重要性
我们应当利用技术分析来确定风险/报偿的比例值。只有这样,才能为分析者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机制,由此形成以风险与盈利管理为基础的交易方式。所谓风险的确定,意味着通过设置保护性止损指令,帮助我们防范意料之外的不利价格变化。如果某位技术分析者没有采取止损措施,那么,他就白白地舍弃了技术分析最强有力的一部分长处。
我们应当在最初建立交易头寸的时候,就设置好止损水平;只有在这个时候,我们才是最冷静、客观的。只有在市场的演变符合我们本来的预期的条件下,才能继续持有当初的交易头寸。如果后来的价格变化与我们的预期相反,或者哪怕只是未能证实我们的预期,就应当当机立断,平仓出市,如果市场的运动与您的头寸方向相反,您也许会认为,“何必多此一举,实施止损措施呢——这不过是一段短暂的反方向变化。”这么一来,你就顽固地守着这个头寸不放,一心指望市场终将回到您的方向上来。请不要忘记下列两项事实:
1.所有的长期趋势都是由短期趋势开头的。
2.市场上绝无一厢情愿的余地。市场自行其是,既不在意您的想法,也不关心您的头寸。
市场并不在乎您是不是顺从了它的趋势。有一件事比犯错误还要命,那便是坚持错误,宁可放弃您的高见,不要丧失您的金钱.有能力及早地纠正自己的错误,其实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.被市场落实了止损指令,就,意味着认错服输。人们对承认错误深恶痛绝,因为这里面往往牵扯上了个人的自尊心和名声等。优秀的交易商从不过于固执己见.据说,著名的私人投资家沃伦·巴菲特信奉两项原则:
1.保全资本金;
2.绝不可忘记原则1。
采取止损措施与原则1实质上是相同的。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。因此,这些资源应尽最大可能地增长,至少,也应当妥善地加以维护。如果您在某个市场上遇到了市场方向与自己的头寸相反的情况,那么这正是止损出市的时候,也正是另寻好机会的时候。想一想,何不将止损带来的损失看成您投资事业的成本呐。
既然如此之多的日本蜡烛图术语都发端于军事行话,我们不妨从这方面的意义上来看待止损这件事。每一笔交易,都是一场战斗。在战场上,即使是最伟大的将军,也不得不做出暂时的战术撤退;在市场上,我们同样不得不暂时地退却。战场上,统帅撤退的目的是要保存兵员和军火。我们的目的是挽救资金,保持心态的平衡。有时,你必须先输掉几仗,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。拿日本人的话来说,“只要钓得上鲑鱼,丢个把鱼钩是值得的。”如果您被止损出市,那就当失去一把鱼钩吧。没准,下一钩您就能钓上一条大家伙。
图11.8显示了两个吞没形态,其中吞没形态1对多头来说是个警告信号。几周过后,又出现了其中第二个看跌的吞没形态。另一方面,吞没形态2的高点也是市场在图示阻挡线处的一次失败。图11.9所示为一根向上倾斜的阻挡线。这是一种连接逐渐上升的高点而成的趋势线。虽然这种趋势线不如在图11.1中所示的向上倾斜的支撑线流行,但是对于多头者来说,这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研究手段。当市场向上逼近这类直线的时候,多头者应当采取防范性措施,以防市场在此处向下回落。在这些防范性措施中,包括平回一部分多头头寸,实现部分利润,或者提高止损指令的水平,还可以卖出买权期权。尽管上述回落过程应该是暂时现象(因为主要趋势的方向是向上的),但是,如果市场在此处遭到了失败,则可能构成了一个初步的、带有试验性质的指标,暗示市场可能从此开始新的下降趋势。
图11.10所示为一根向下倾斜的支撑线。这类直线人们也不经常使用,但是在某些场合下,对卖出做空者而言是极有用途的。具体来讲,这类向下倾斜的支撑线是下降趋势的一个标志(它的向下倾斜的坡度说明了这一点)。不过,如果市场能够成功地维持于这类支撑线之上,那么空头者就应当采取防范性的措施,以防备价格向上反弹。
在观察图11.11的时候,我们的注意力首先放在图示的向下倾斜的支撑线上(直线A),这条线与图11.10所示的基本一致。连接低点L1和L2,就得到了这条试验性的支撑线。在L3所示的那蜡烛线上,起初市场已经差不多触及了这条直线,而后又从此向上反弹。这就证明这条支撑线是有效的。L4所示的低点,不仅标志着市场对这条向下倾斜的支撑线的试探成功,而且形成了一个看涨剌透形态。这个时刻正是平回空头的大好时机——或者,至少也应当采取一定的保护性措施,比如降低止损指令的水平,或者卖出卖权期权。不过,此时还不是买进做多的良机,因为主要趋势依然是向下的(这一点就反映在当前两条疲软的管道线上,一条是向下倾斜的支撑线A,另一条是位于直线A上方的阻挡线,以虚线表示)。在本实例中,后来的结局表明,L所示的低点正是一轮强劲的牛市行情的起点。这段上涨行情持续了几个月,直到出现了一个长腿十字线(这是一根黄包车夫线,因为它的开市价和收市价居于当日价格区间的中点),以及一根上吊线才结束。请注意,10月19日和20日还组成了另一个剌透形态。
往下,我们还是研究图11.11所示的实例,再看一看图示的向上倾斜的阻挡线(直线B)。这根直线的轮廓与图11.9所示的基本一致。从1月15日开始,市场形成了一系列逐渐抬升的高点。根据这根直线(以及图上用虚线表示的那条支撑线),我们可以看出,市场当时正处于上升趋势中。3月6日,当市场在这条向上倾斜的阻挡线上遭到失败时,就对多头者发出了一个警告信号,要求他们采取防范性措施。请注意,市场在对该阻挡线的第三次试探过程中,还构成了一条流星线。它具有很长的上影线和小小的实体。在这条流星线之后,三根蜡烛线都是上吊线,或者是上吊线的变体。把上述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(市场从阻挡线上向下回落、流星线、相继出现的几根上吊线),就得到了一个明确的警告信号:市场将很快进入调整状态。
下一篇:破低反涨形态与破高反跌形态
上一篇:第十一章 蜡烛图与趋势线